【总结发言】中国农业史青年论坛暨中国农业史学会年会 第十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
中国农业史青年论坛暨中国农业史学会年会
第十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
会议总结发言
受会议主办方的委托,我对这次学术会议予以简单总结,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下午好!
一、《齐民要术》研究及其新研究中心的形成
到了蔬菜之乡寿光,到了农圣故里,首先要讲《齐民要术》这部农学经典。从农史学科的历史来看,《齐民要术》的整理研究就像一条常青藤,把上世纪至今近百年的农史研究联结到了一起,把中日韩的农史研究联结到了一起,也把我们各位和贾思勰的故乡山东寿光联系到了一起。今天,我们迎来了前贤企盼已久的农史研究机遇期,《齐民要术》研究进一步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从这次会议提交的论文来看,关于这部农学经典的论文数量约占四分之一。内容涉及其儒家思想、哲学思想、园艺科技、农业文化价值、农业民俗、翻译传播等方面,陈爱莲、杨洪涛、李涛、范存珍、李振波、曹文娟、杨现昌等的论文都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日本东京农业大学范为仁、黑泷秀久教授在的会议主题报告认为,日本的《要术》研究是与其农法近代化联系在一起的,重点在于探讨华北旱作技术及其应用价值,这一点对中国学者深化相关研究内容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要术》研究论文的作者基本上集中在潍坊科技学院。这实际上与潍科人及寿光市多年来在《齐民要术》研究与传播方面所做的努力分不开。例如,这里先后成立“齐民要术研究会”、“贾思勰农学院”、“农圣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史学会“农业思想与齐民要术与研究会”等一系列组织机构;出版《贾思勰志》,《中华农圣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研究丛书》(李昌武、刘效武主编,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贾思勰家缘源流研究》(刘志国著),《中华农圣文化概论》(李兴军著)等研究著作;制作完成52集电视动画片《农圣贾思勰》并在相关电视台放映;10多年来连续举办《齐民要术》研讨会。上述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文化成果的大量涌现,说明贾氏故乡的潍坊科技学院已成为《要术》研究与传播中心或主阵地。联系国内外农史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新的《要术》研究中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
为什么这样说?新中国建立之后,在整理祖国农业遗产的旗帜下,西北农学院石声汉教授的《齐民要术今释》(四册),于1957-1958年相继出版,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日本学者以其《齐民要术》研究的领先地位而矜尚,而在他们看到石声汉先生的整理研究著作之后,十分敬佩,自叹弗如,说《齐民要术》的研究中心依然在中国,还曾商议中日联合在西北农学院建立一个《齐民要术》研究中心。可惜后来因文革发生,中国农史研究陷入停滞,这个愿望未能实现。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齐民要术》整理研究工作重新兴起,1982年,南京农学院缪启愉先生出版搁置已久的《齐民要术校释》,华南农学院梁家勉先生发表了《有关齐民要术若干问题的再探讨》等论文。而从近一二十年的《齐民要术》研究和传播的情况来看,山东寿光已成为新的《要术》研究中心。
从这次会议上还了解到,潍坊科技学院计划进一步加强农圣文化的传播工作,将传统方式和数字媒体相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的传承利用方式。对此,我们热切期待着,并致以良好祝愿。对于农史工作者以及青年学者来说,我们从来不可忽视经典的力量,应用心研读《齐民要术》及其他重要农史文献,在当今重视文化传承的时代背景下,返本开新。
二、农业遗产保护问题依然很受关注
这次会议上,农业遗产保护研究依然是热点,相关论文也占到了四分之一。这次提交的农业遗产保护报告及论文,或选择相关活态遗产案例,从整体上论述其保护机制问题;或从具体遗产要素入手,阐述其历史文化及保护措施。苑利研究员的主题报告“农业遗产学入门”对农业遗产的概念及其保护问题作了准确概括,为更好地实施农业遗产保护工作鼓与呼。韩国全云圣教授的报告“农业可持续发展目的下的韩国农业遗产制度——以江原道重要农渔业遗产的全球化为例”,全面总结了韩国农业遗产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及其多方参与保护机制的论文包括陈祥、朱毅分别以“陕南汉阴凤堰古梯田”和“江西崇文客家梯田”为例所做的研究,张扬、杨建波则对安徽省农业文化遗产状况及其价值作了全面述评。黄敏、冯竹青、朱正西等则分别阐述了增城荔枝、阳山水蜜桃、梧山六堡茶等农业遗产的保护问题。上述研究工作都值得欣赏和鼓励,这里仅从农业遗产保护与农史研究的关系着眼,简论农史工作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或者应该发挥的作用。
我们说,农业遗产或农业文化遗产本来是个传统概念,而当今国际社会规定的农业遗产,实际上是在现代化背景下,出于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具有特定的生态内涵与景观表现,或者说具有活态特征。而联合国农业遗产项目实施的意义,在于它肯定了农业遗产的现代价值,并把“活态”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提升到新的高度。因为固态和活态,是相互补充、相互参照、相互推动、相得益彰的,所以应重视文献和文物这样的“固态”遗产研究。目前,中国活态农业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成为热点,相关成果不断涌现。但同时也出现了缺乏及忽视文献、文物依据,为迎合遗产地政府的功利需求,对农业遗产形成的时代和发展过程进行不合理推论,对相关农业科技及文化要素分析不足等问题,甚至将现代的农业动植物、农业景观、农业园区作为遗产申报的情况。
实际上,关于古农书以及其它文献、实物资料在农业遗产研究中的价值,石声汉先生早已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技术方法是逐步累积和形成的,其载体形式多种多样,“在同实物、口头传说以及生活现实的素材相比较时,书籍中的数据,数量不是很多而是很少,质量也不是很高而是要随时审慎考虑的。但是,现存实物,大多数已决非古代原状。古代的口头传说,现在也难于追寻。作为史料,书籍仍旧是必不可少乃至无可代替。”[1]
就是说,文献资料虽然有不少缺陷,但依然是今人正本清源,研究和利用各类农业遗产不可或缺的依据。
以农史研究为基础,重视文献、考古、民族学等资料的发掘与运用,对各类农业遗产的源流问题和科技文化内容加以认真调查研究,是保障相关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持续进行的迫切要求。农史工作者应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其中,为中国农业遗产保护工作添砖加瓦。
三、以农业科技史为中心的农业史研究成果引人注目
农业科技史是农史学科的基础或立足之本,这次提交的相关论文及会议报告,大多内容充实,方法独到,创新意识明显,尤其是体现出历史学与农学、自然科学相交融的跨学科特色,这一点尤其令人欣慰。宋姝《良渚文化时期的动物资源利用和家畜饲养》,武欣《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刘爽《唐代农书断层现象试解》,陈超《气候视野下明清时期江南稻作产量问题探讨》,李昕升《南瓜传入与早期分布再探》,李祥凝《基于方志物产的江苏省豆类农作物数据可视化研究》,赵丽杰《高粱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及初步推广》,吴颖《芡实的栽培与利用初探》,王保宁《清代陕南玉米种植问题再认识》,张祥稳《长江下游玉米传种情况的历史地理考察》,雷晓鹏《麦居东方说的历史成因与农学意蕴》,刘君《次起人格——中国传统农具体系与近代机械农具的形而上差异》,以及关于《补农书》、《农桑衣食撮要》《海错百一录》等农学文献的研究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除过农业科技史研究之外,这次会议上所见到的关于农业经济史、农业教育史、农业文化史、饮食文化史,以及探讨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论文,也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作者开阔的研究视野和良好的探索意识。其中郑丽娟《改土归留流后湘西地区的农业开发研究》,杨倩《从契约文书看清代黔东印江土地买卖》,李燕《农事与教化:补农书写作意义再探讨》,王君君《清代山东杂字与农业教育》,邢苏《1945-1956中共农村土地政策变迁研究》,王其科、徐有威《从家庭走向政治:论1953年粮食统购统销初期山东农村妇女的宣传动员》等,发掘新史料,揭示新内容,现实意义明确。
上述农业史的研究成果,还反映出农史研究的开放性和时代性。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农史研究与现代农业经济”,无独有偶,同期在湖北召开的一个学术会议的主题是:“水与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中的历史探索”,我们暂且不对这样的主题做出评价,但它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历史研究要注意结合现实问题。若回顾一下学科发展史,我们就会发现,农史研究的时代性更为明显。可以说,现实走向那里,农史研究就向那里开拓。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提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农史研究形成以古农书及农史文献资料整理为重点的特色;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农业科技史研究勃兴;九十年代重视经济建设,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经济史研究一度成为热点;2000年以来,强调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关注社会、民生以及生态问题,农村社会史、农村生活史以及农业生态史研究相继兴起,一个更大的农史机遇期已经来临。
目前,中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依然很突出,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十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农村改革与发展举措,以及2017年10月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每一项都跟农史研究有着天然联系,都有农史工作者可以着力研究的问题,这也正是农史研究生命力的体现。因为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以及基本国情来看,三农问题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另外,近年来我们讲究文化自信,注重文化传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成为热点。与此相关,农史工作者出头露面的机会明显多了,农史学界好像也出现了若干学术“明星”和“网红”,这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时代的推动,另一方面也说明向来属于冷门的农业历史知识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开始在当今的文化传承和现实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农史研究者的学术自信心,扩大了农史学科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下,农史研究、农史知识传播与中华文化传承,以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了密切联系,这就预示着新时期农史研究的机遇期更为持久、也更有意义。青年学者应在练好学术基本功的同时,养成时代意识,注意站在学术前沿,让农史研究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四、青年农史论坛的人才培养功能值得充分肯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史学科规模很小,而今已大不相同了。仅几家农史单位每年所招收的硕士、博士生就到达到四五十名,历史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以农业史为主攻方向的青年学者就更多了。就农史学科而言,青年是农史研究的未来和希望;就个人发展而言,我们都是从青年时代走过来的,这个阶段对人的身心成长和事业有重大作用,定期举办的青年农史论文报告会,为年轻学者展示才华、相互交流提供了舞台,很有意义。在座的几位农史名家,如果参加过1991年在河北保定召开的首次中青年学术论文报告会,可能都记忆比较深刻,也曾有多人提到过那次学术会议对其个人成长的作用。前年,我们新届农史学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了青年农史论坛,这是第二次,我相信各位参会的青年才俊也将永远记住这两次会议,并从中受益。
各位参加报告会的青年学者及研究生,都是经过各单位选拔出来的,是农史学习和研究的佼佼者,临场表现或从容淡定,或活力四射,各有优长,论文报告精彩纷呈,体现出良好的学术修养和很高的综合素质,评委们赞赏不已。农史青年论文的评审打分环节,仅是鼓励大家搞好农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手段,将来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各位评委来说,我们尽力在现有规则下做到公平公正。对于各位农史新秀来说,重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提高;评上奖的,再接再厉,没有评上奖的,继续努力,保持自信,机会就在前面。在此我代表学会感谢各位青年才俊对这次活动的积极参与!
我们在这里还要对参与青年论文评审和报告活动的各位专家评委、学会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对各位关心农史学科发展,关爱农史新秀,无私奉献的情怀,以及辛勤劳动的精神,表达深深的敬意!
这次会议三会合一,会议承办方潍坊科技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服务热情周到,为参会者提供了良好的会务条件,我们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惠富平(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9年5月12日
[1]石声汉:《中国农学遗产要略》,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5页。
编辑丨南瓜博士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